茶城文艺范儿,湄潭民间茶与茶具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茶城文艺范儿,湄潭民间茶与茶具

茶文化之所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,当然与如今越来越优裕的生活大有关联。在湄潭,茶文化与浙大西迁文化、红色文化并列,是引以为傲的三大文化之一,其地位可见一斑。相比其他两种文化,茶文化显得更亲民一些,普通老百姓很容易接触和参与其中,哪怕很多人肤浅地认为,寻一幽静之地,聚几个好友,泡一壶茶,读几页书,聊几句市井人情,就是茶文化了。诚然,这种形式已具备茶文化的一些基本要素,但与深度的茶文化还有距离。我们可以宽容地认为,老百姓的茶文化,有老百姓的生活印记、生活经验和生活追求。

在湄潭民间,有一些古老的物事,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,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和检视它们存在的状态。这就是湄潭民间老茶具,像一颗满布沧桑的遗珠,披着尘垢在角落默立,主人翻找其他事物时偶尔会触碰到,一扒拉,说不定就让它们跌得粉碎,主人皱皱眉头,并不在意。但转念回忆起与它有关的人和事,突然就开始怀念和伤感起来。于是蹲下来,捡起一块。黑褐色的茶垢已经深深浸入陶瓷材质的碎片,不知道经过了几千几万次的浸泡,或许从它进入主人家,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茶水的滋润吧?就像一些老茶客,几十年来没有一天断绝过茶水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们都是一些行走的老茶具。

旧时的湄潭民间茶具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。这里所说的茶具当然和我们所见的正规茶具完全不同,没有一点高端精致的样子,而是土得掉渣。一个鼎罐,一个搪瓷盆,几个搪瓷缸,几个粗瓷大碗,甚至一些较大的敞口的废药瓶,都是农人每天不离的茶具。鼎罐,是一种有双耳的粗厚陶瓷罐。因形状有些像鼎,故名鼎罐。随着柴火灶的绝迹,鼎罐已经消失在农村中。仅存的也早已弃之不用。在不同的人看来,有的视为文物,有的则视为破烂,这值得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思考:一件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,它的存在价值可能大相庭径。老百姓在乎它的实用性,而学者却试图从中进行历史考量,追索出先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组成。

鼎罐对于农人来说,既可以是烹调用具,也可以是煮茶用具。每天清晨,农人从鼎罐里倒出昨夜预热的水洗把脸,然后匆忙出门上山下田干活。这个鼎罐的保温性能很好,热水经过一夜而不凉。劳力出门了,家里的老人慢腾腾开始做饭。抱来柴禾,生起火,一家人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。一些需要长时间加工的菜肴,人们会在火旺起来后就在鼎罐里熬煮,像清炖腊猪脚、排骨等。鼎罐就挂在灶门口,上面用铁丝系住双耳吊在屋梁上。由于火苗只舔在鼎罐底部,也有使用绳子的,不过长时间烟熏火燎,绳子很容易干燥断裂,那就必须每天检查,定期更换。黑不溜秋的鼎罐在火苗下轻晃,慢慢地有香气随着雾气顶开盖子溢出来,馋得小孩眼巴巴地望着,清口水直流。这些今天稀松平常的菜肴,在那时却是难得吃上一回,一般都是在年节上,或者农活特别重,例如栽秧、挞谷等需要请人帮忙的时候,才会那么奢侈一回。这些“奢侈品”经过鼎罐熬煮后软糯酥烂,汤味喷香。鼎罐不可能每天都能烹煮肉食,它和主人一样,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没这口福。但农人可不能让它闲着,除了用来热水,多数时间就用来熬茶。

这是名副其实的“熬”。农人没有现代人那么“矫情”:原料要用最好的茶芽,工具要用紫砂壶等名贵的茶具,水质要挑清冽的山泉,水温不能低于或高于某个限度。农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农活上了,哪有这么多讲究?何况就是想这么高雅一下,也没有这个条件。茶叶是最粗粝的老茶叶,暗绿厚实,往往还连枝带叶,连茶果也不放过。把这些茶叶茶果用滚水煮烫一下,放在烈日下爆晒,如果不急着用,也可能放阴凉处自然晾干。干燥后的茶叶依然皮糙肉厚,泡茶会不服帖,那么就在大铁锅里翻炒至焦黄,至香味扑鼻,接下来的任务,就交给那些土里吧唧的茶具。

抓一把茶在鼎罐里,倒满水,让它在灶门之上慢慢炼化。主人去忙其他的事,根本不用管它。一顿饭煮好,一罐茶也熬好了。倒出来一看,汤色并不好看,浓稠黑黄,喝一口苦涩得要命。那么,下次多加水,少放茶叶吧,农人获取经验的办法很简单直接。天热,就把茶倒出来晾着;天冷,那就把罐子密封好,像使用保温瓶一样,让它保持热度。

最难忘的是冬天的火塘边,柴火烧得很旺,映得一屋子的人脸色红彤彤的。柴火上照例架起了一只鼎罐,茶水在里面咕嘟嘟直响,热气顶得盖子直跳。趁热倒出来,滚烫的茶水倒进粗瓷大碗中,大家轮流着喝,茶太烫,不能大口喝下去,于是无一例外地歪斜着碗,把嘴放在边沿吹气让茶凉下来,一屋子都是噗噗吹茶的声音。

粗瓷大碗,农村人称为土巴碗。是一种炼造得十分粗糙的碗具。现在虽然也能看到,不过经过了抛光处理,表面有一层釉质,十分光滑,个头也小了很多。那时候的粗瓷大碗名副其实,大得捧起来吃东西几乎能把脸都遮住,并且粗粝得割手,伸舌头舔舔,像舔在砂布上一样。不过它的优点是能装很多东西,隔热性好,并且价格低廉。人们盛菜用它,吃饭用它,喝茶也用它。吃完饭也不涮涮,倒一点茶进去,手腕旋转翻动,让茶水把残留的油污残渣荡下来,远远地泼出去,再倒上满满一碗茶,消消停停地喝。这种喝茶法,在如今看来太马虎、太不卫生,简直有点蛮荒的味道,不过那时的人们都这样喝。那种躺在躺椅上,小桌上放一杯茶,摇一把扇子,就着夕阳看书阅报的生活场景,大家只在电影上看到过。

农村的这种老茶不容易下味,所以需要熬煮,鼎罐就充当了最恰当的工具。当然也有用大号的搪瓷缸放在火塘边直接煮的,搪瓷缸传热更快,不一会就沸腾起来,茶水往往泛着黄色的泡沫翻出来流进火塘,被热灰烫得吱吱直响,腾起一股夹杂着烟灰的水汽,伴随着一股说不清楚的腥味满屋弥漫。

一碗热茶下肚,寒气被逼下去了,肚子暖暖的,本就不多的油水也被茶搜刮得所剩无几。这时候就特别想吃东西,一把炒米,一把爆米花,就着最粗的茶,却被人们吃成了人间至味。也有困难的家庭,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,晚上哪能还有夜宵呢,孩子们只好喝一肚子热茶,忍饥挨饿,委屈地睡去。

如果泡苦丁茶,鼎罐就不那么适合了。这是由于它笨重且容量却并不见大的原因,于是人们选择体积更大且相对轻便的茶具。说是茶具,不过是搪瓷盆、锑锅、木桶之类。通过烫晒后的苦丁茶茶叶形状舒展,呈半透明的亮黑色。但这种漂亮的茶味道极苦,泡出来像中药一样难以下咽,除非一大锅水放少量的茶叶,那才能冲淡苦味。农村人吃啥都讲求量大味浓,这样寡淡的茶水,他们又觉得很不过瘾,还不如就喝白开水。于是,一种神奇的茶——老鹰茶就逐渐占据了主流位置。

那时的农家,谁家没在院落边栽一两株老鹰茶呢?老鹰茶树其实是一种樟树,并不属于真正的茶。想来是因为它的制作与泡制方式和一般茶差不多,所以就把它归为茶的范畴。老鹰茶不但树叶可用,连茎和根都可以泡出成色差不多的茶汤。

农闲时节,人们会连枝带叶砍下一枝老鹰茶来,用滚水烫一下,不能烫得太熟,也不能把茶叶烫死。太熟了茶叶会不成形,品相难看,味道太实。太生了,泡出来会有一股生臭的味道。至于比较粗大的树干,就把它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,要用时用刀削一层木屑下来,用水煮透,把它和烫好的茶叶一起晾晒。晒干的老鹰茶毫不起眼,卷曲起来,边沿毛茸茸的,颜色灰败暗淡,还没有一般树叶好看。可是泡出的茶水却是清亮的暗红色,入口甘甜醇美。

农人生活就图简单,泡老鹰茶也是一样。拿来一只木桶或搪瓷盆、锑锅,倒满滚烫的水,抓一大把老鹰茶或制好的木屑进去就不再管它了。干完农活回来,茶水早就凉透,拿一只搪瓷缸或粗瓷大碗满满舀起,仰起脖子一口气灌下去,从嗓子一直凉到肚子,大热天里,都会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。

不能喝隔夜茶的说法对于老鹰茶来说是不存在的,老鹰茶不但能清热解暑,健脾明目,还能保存很长时间。泡一桶茶往往能喝一两天。不过时间长了,终究会产生一股馊味,喝起来口感大打折扣。为了能更长时间地保存茶水,人们把单泡难喝的苦丁茶与老鹰茶混合着泡,调和出一种更为甘爽清透的茶汤。把老鹰茶和苦丁茶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泡制,这种混合茶既保留了老鹰茶的甘醇,又能品出丝丝缕缕微苦的滋味,茶汤更为清澈透亮,如果把静止的茶汤作为镜子,眉毛胡子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
这种混合茶因为老鹰茶占多数,所以人们仍旧笼统地称为老鹰茶。也就是说,农家大部分老鹰茶都含有苦丁茶。两种茶叶形成互补,把各自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。更为重要的是,这种茶保存的时间更长了,三五天不会变质变味。这应该得益于苦丁茶的药用价值,它的独特成分有抑菌的作用。

时至今日,廉价易得的老鹰茶仍然深受许多人的喜爱。它不但可以作为饮品,还具有减肥、清胃、提神醒脑、调剂胃口的功用。

高档的茶具,令人眼花缭乱的茶艺逐渐盛行,人们以拥有一套称心的茶具、会一些优雅的茶艺为荣。只有老鹰茶和喝老鹰茶的人依旧那么质朴。它不需要现代化的茶具,不需要什么仪式,最简陋的工具和最直接的饮用方式,却最大化地释放了它的本质。如果像高档茶那样矜持地泡老鹰茶,喝老鹰茶,那就是一种装腔作势,是一个笑话。

现代人早就不再以吃饱穿暖为目标,开始思考怎样拥有一种有质量和有品位的生活。徒步、健身、垂钓、旅游……而一些喜静不喜动的人,多半会选择聚友品茗的方式。茶文化的繁复精细,让每一个爱茶人都沉迷其中,津津乐道。在茶乡湄潭,每年举办的“贵州茶搏会”及众多的茶事活动,均会引发大量爱茶人的关注,并以介入其中为荣。由此可见,茶文化的渗透,将会越来越普及,人皆论茶,满城弥散茶香。

品茶时不能牛饮,要像喝酒一样浅斟慢酌,闭目回味。要喝出仪式感,喝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,喝出文化品位,这是如今茶人们一再强调并尊崇的方式。

在现代茶普及到家家户户的今天,除了老鹰茶仍旧是普通百姓饮用的常客外,人们早就不用在夏秋时节采制那种既苦又涩的老茶了。而那些民间老茶具,鼎罐、粗瓷大碗、搪瓷缸、青花碗等也渐行渐远,乃至于终于绝迹。它们是那样的简陋和朴拙,但留给人的记忆,依附在它们身上的岁月和生活是不会被人遗忘的。

湄潭民间茶和老茶具,它们自然应该属于茶文化研究的范畴,与它们相关的历史、人物、故事等均大有可挖掘之处。研究它们,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向往和回到那种生活中去,但一些精神需要延续,一些生活需要铭记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研究和记录,不断丰富湄潭茶文化。

来源:微美湄潭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